beat·365(手机)中文官方网站近年来,东湖区坚持扩增资源、优化布局、提升质量、做强保障,全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。在提升教育质量、改善教育结构上“补短板”,在优化资源配置、缩小发展差距中“强弱项”,让每个孩子“好上学”“上好学”。
“如今,我们全校孩子都可以躺着午休。”近日,南昌市东湖小学党支部书记、校长杨舸兴奋地说。伴随着1万套可躺式课桌椅进入东湖区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,2024年秋季开学后,东湖区近40%的学生午休都可以“躺着睡”。
近年来,东湖区启动实施了“优质校建”“校(班)额化解”“文化提升”“教学提质”等一系列重点项目,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。东湖区相继投入1000余万元推进18个教育重点项目建设,中心城区新增校园体育运动场地面积2.6万平方米、教辅用房面积9000平方米、公办园位670个、普惠性民办园位1260个,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83%。
硬件的提升是东湖区高质量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。作为江西省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试点县区,近年来,东湖区走出一条中心城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路子。
记者来到南昌市邮政路小学教育集团天骥校区,智慧电子班牌、AI互动黑板、全新的塑胶跑道……先进的教学与生活设施让人大开眼界,整个校园连廊串联beat·365、移步换景、绿树成荫,设计别出心裁。“学校不仅有AR运动场、智能图书馆等全新升级的学习锻炼设施,还在每间教室配置了可躺式课桌椅,用以提高学生午休质量。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,就是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。”邮政路小学教育集团校长章琳说,天骥校区按照未来教育的理念设计建设,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。
打造“全市领跑、全省一流、全国知名”的教育高地,是东湖区确立的一个目标。2021年,东湖区被南昌市教育局确定为区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改革实验区。3年来,该区积极探索区域教育质量评价改革与实践,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。为持续擦亮“赣教潮头、学在东湖”教育品牌,东湖区委、区政府锚定更高标准,启动教育补短板攻坚行动建设项目,实现区属学校个个有项目、校校有提升。到2025年,东湖区预计新增教育用地14.65万平方米、建筑面积15.06万平方米,总投资约8.03亿元beat·365。
下午四点,南昌市育新教育集团北京路校区下课铃声响起。一间教室内,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拿着针线和绣绷穿针引线,做着“豫章绣”;另一间教室内,陶艺课程也让学生们忙得不亦乐乎。
“去年,在常规社团课程的基础上,我们选取了非遗保护项目中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,豫章绣手工课程、陶艺课程进入了我们学校。‘非遗进校园’可以更直观地让学生体验、接触到传统工艺,体会匠心精神,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。”南昌市育新学校教育集团李丽表示,目前,孩子们觉得这些课程都很有趣,看到自己动手制作出的作品,成就感和自信心更强了。
近年来,东湖区积极开展“非遗进校园”活动,打造“小小传承人”课后服务特色类课程,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,让非遗成为校园“三点半课堂”的热门选择。而这,只是东湖区中小学校积极探索多元化课程体系的一个缩影。
东湖区以课程品质提升作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抓手,通过项目推动对中小学、幼儿园课程建设进行打包管理,并创新教育评价改革,在小学各学科开展单元整组结构化备课分层探索、单向表现性评价等改革,入选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。
据了解,此次设立实验区的重点任务,是做好区域课程规划与实施管理、统筹推进区域教学改革、优化区域教育教学评价、强化教研支撑、推进数字化赋能、做好科学教育“加法”、指导实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。今年以来,东湖区全面推进区域中小学、幼儿园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,争取到2026年,区域教师教学理念、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积极变化,基本形成教与学的新样态。目前,东湖区已全面推进中小学、幼儿园项目化学习实施,围绕学科项目化、跨学科项目化和活动项目化全域推进,让学生在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,在创新实践中激发潜能,成为知识的整合者、创新的实践者和文化的传播者。
“新的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实施,让大家充分认识到,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,需要学生在各类学科实践中获取。”东湖区教体局党委书记、局长冯玉成说,“我们将继续锚定校额‘瘦身’、体育‘多样’、质量提升等义务教育的痛点持续发力,走好‘优质、均衡、特色、卓越’的东湖教育发展之路,让优质均衡教育惠及每个孩子。”(洪观新闻记者刘冕)